近日,台湾零售市场迎来重大变革——知名量贩店品牌大润发正式更名为大全联,这一调整由母公司全联福利中心主导,旨在整合资源、优化品牌战略。此次更名不仅涉及LOGO与招牌的更换,更标志着台湾零售行业竞争格局的进一步演变。
一、品牌整合:全联收购大润发后的战略调整
大润发由台湾润泰集团于1996年创立,1998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,并迅速扩张,目前在大陆的门店数量已突破1200家,年营收超过1800亿元。然而,在台湾地区,大润发的规模相对较小,仅有22家分店,在量贩店市场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家乐福。2021年1月,全联福利中心以115亿元新台币收购大润发股权,正式将这一品牌纳入旗下。
全联福利中心成立于1998年,凭借平价策略和密集的门店布局,成为台湾龙头连锁品牌。此次收购大润发后,全联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。而此次更名大全联,则是全联整合资源、强化品牌协同的重要一步。全联营销部经理刘鸿徵表示,新LOGO保留了大润发的经典红色背景,但名称和图标均采用全联的设计元素,旨在维持原有顾客群体的同时,凸显两个品牌的差异化定位。
二、市场反响:消费者如何看待大全联?
品牌更名消息公布后,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。部分消费者对新名字大全联感到陌生,认为缺乏原有的品牌辨识度,甚至调侃以后去大润发会不会变成去全联的放大版?此外,也有网友好奇未来大润发的会员制度、商品陈列是否会随之调整。
不过,也有观点认为,此次更名有助于全联进一步优化供应链,提升运营效率。全联方面表示,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门店布局,并依据消费者反馈优化商品种类和陈列方式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更名仅限台湾地区,大陆的大润发品牌仍由康成投资(中国)有限公司独立运营,不受影响。
从大润发到大全联,这一品牌重塑不仅是名称的变更,更是台湾零售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缩影。全联能否在保持大润发原有优势的同时,借助自身庞大的门店网络和供应链资源,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,仍有待观察。